文化部文化資產局110年線上娛樂城「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評鑑獎勵」優良個案獲獎名單今日(於14日)出爐。彰化縣歷史建築永靖魏成美公堂為縣內首例獲獎且經費全由民間企業自行投入之管理單位,也是台灣首例採試作區確認材料、工法來修復的百年古厝。
▲陳慶浩總顧問與郭俊沛建築師、修復團隊討論地坪修繕養護事宜
為鼓勵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所有人管理人善盡管理維護工作,文化部於102年起舉辦公有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評鑑,104年度起納入私有文化資產參與,迄今已辦理五屆。今年度共17處入選,8處獲得優良案例獎,成美公堂為名單內唯一的私有文化資產。
▲管理人員每周持續進行構件鳥糞清潔作業
成美公堂始建於清光緒11年(1885), 大正六年(1917)成今日所見規模。民國88年(1999),台灣中部遭逢921大地震,成美堂建築因年久失修受到破壞而不堪使用。魏家八房子孫魏應州等四兄弟興起修復祖厝的念頭,2004年起由魏氏第23世子孫魏應充與時任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慶浩展開請益之旅,經文化資產保存研究專家林會承教授建議,確認工料分家原則及古蹟修復團隊。
▲2019年共同辦理水文化國際研討會,接待各國專家學者
2006年趙崇欽建築師與陳天平師傅完成調查測繪及修復建議;2008年取得歷史建築身分,同年郭俊沛建築師展開修復設計與監造,姚仁祿擔任作業總監。
▲落實文化傳承,成美公堂於周末假日辦理成美周晬禮讚(抓週)
成美公堂修復參考國際保存文獻與憲章,主以梳理文資價值與恢復百年舊貌。修復基本原則為佚失損壞復原,同時加入與時俱進的概念,包括宅邸修復完成後的再利用規劃。同時研擬「試作區」計畫,即在修復工程正式展開前,將各種工法先行於試作區建造一比一等比例模型,以確認材料、工法及修復品質均符合修復需要。2009年試作區施工完成,創下台灣修復先例。
▲成美公堂持續辦理導覽及文資教育工作坊
2012年12月成美公堂竣工,期間皆由民間企業自行出資,希望能作為民間自主保存修復保存維護文化資產的最佳典範,並於2013年起連結周圍景觀庭院與接待大廳規劃為成美文化園區對外開放。
▲成美文化園與財團法人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共同辦理文資論壇
彰化縣文化局張雀芬局長表示,成美公堂修復竣工後,相關工作人員持續管理維護相關工作,為落實公堂修繕之初衷,厚實文化內涵,教育傳承,2016年增聘專職文化資產管理人員,管理單位團隊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精神及相關規定,同年備查管理維護計畫,包括例行性日常保養檢測、定期維修,以及辦理諸多修繕材料測試及研究工作等,如油漆養護及長期漆料老化觀測作業、每周例行清潔鳥類排遺工作等。
此外,成美公堂修復後保留原本祭祀功能,娛樂城並配合再利用方案規劃為常民生活博物館,二進部分空間做為抓週活動間、家族耆老起居室展間、視聽室使用。
成美公堂修建工程主要推手魏應充表示;「修復成美公堂,是希望為台灣的古蹟保存與文化傳承盡一份力量,也希望把所有的修護資料當成公共財和大家分享。」
成美文化園總顧問陳慶浩表示:2013年將本歷史建築連結周圍景觀庭園、接待大廳,整合為「成美文化園區」對外開放,起初為預約開放參觀,2018年因應計畫核定使用許可後,轉為營利自籌單位。該園區提供永靖魏成美公堂之文化導覽服務,由使用單位自行培訓導覽人員、組成解說服務團隊,於假日定時導覽解說,並辦理藝文活動;藉由建物與文物、文獻之展示,提供訪客更多得以瞭解文化資產與地方歷史、福佬客文化的機會。
為持續推廣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工作,成美文化園於2019年申請國際NGO組織ICOMOS機構會員,亦舉辦各種導覽推廣活動及學術交流參訪,其成果逐漸受到公部門文化主管機關與專家學者關注、修復經驗亦多以案例出現於許多學術研討會之中。私人出資雇工購料的修復作業模式也逐漸影響國內其他類似的古蹟修復個案。
未來,成美公堂將持續以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為營運方針,並在既有的文化基礎上蓄積能量,將私人出資修復經驗作更深化的發展,希望能成為國內文化資產保存重要參考,並供予社會作為一處新的文化教育休閒場域。
110年獲獎名單
1.「臺北市市定古蹟原臺北北警察署」
2.「臺北市歷史建築青田街8巷10號」
3.「桃園市歷史建築大溪和平路48、48-1號」
4.「臺中市歷史建築太平買菸場」
5.「彰化縣歷史建築永靖魏成美公堂」
6.「雲林縣歷史建築虎尾登記所」
7.「高雄市歷史建築九曲堂泰芳商會鳳梨罐詰工場」
8.「澎湖縣縣定古蹟高雄關稅局馬公支關」
留言列表